行驶在一条小河之上,河边两岸的平原上,遍布着一座座青石坟冢,宛如棋子般整齐的列在两岸。
可是在姜星火的眼中,那些诡异的景象,却如同海市蜃楼一般,虚无缥缈,仿佛从另一个时空降临,与现实世界重叠在了一起。
但这种重叠并不牢固,就在姜星火睁开双眼,眉心精气流转全身的瞬间,那个诡异的世界就开始逐渐溃散。
“原来是这样……”
姜星火立刻就反应了过来,那个诡异景象所处的空间,应该就是灶君留下的小洞天。
虽然依附在放逐地之上,但是又泾渭分明,正常途径根本无法进入。
只有变成“死人”才能看到那个世界!!
看着眼前即将消散的异象,姜星火并没有着急,反而睁开眉心的昏黄横眸,想看看会引起什么样的变化。
下一刻。
那个与现实重叠,又趋于消散的诡异空间,突然再次铺满了姜星火的视野。
姜星火甚至都没反应过来,那些诡异的景象就化虚为实,彻底与现实世界重叠到了一处。
看着眼前的种种诡异景象,姜星火虽然心中疑惑颇多,但是也没有把符箓中的解火女放出来。
大船沿着溪流而下,两岸的坟冢越来越少,河道也越来越窄。
姜星火不得将船变成一叶小舟,自己则站在翘起的船头,看着眼前的小溪流向未知的地方。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姜星火的视野之中,突然多出了一丝粉红。
“桃花……”
姜星火俯身拈起水上的花瓣,发现这竟然是一瓣粉红色的娇艳桃花。
再抬头时,烂漫的桃花铺满了整个视野,有风吹过时,花瓣便从树梢悄然飘落。
落下的花瓣,多数留在了河堤两岸的泥土上,仅有少数飘在小溪里,顺着溪流打转,向着未知的地方飘去。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姜星火看着眼前的桃花林,莫名的想到了陶渊明留下的桃花源记。
他此刻眼中所见的景象岂不就是桃花源的真实写照?
这时,姜星火又想起了后人对桃花源的不同解读。
有人说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只是五柳先生的南柯一梦,是他身处乱世之时,对太平盛世的憧憬向往。
也有人说桃花源是存在的,只不过不存在于现实世界,是另一处神秘的空间。
也有人说桃花源其实就是亡者的世界,还找出不少证据来作证这一说法。
现在看来,五柳先生所写的桃花源记,或许,并非空穴来风,说不定就是他的亲身经历。
姜星火心里胡乱揣摩着这些事,小船很快就行驶到了小溪的尽头。
一座小山出现在了他的眼中,小山并不算高,却刚好能挡住清晨的朝阳。
上岸之后,姜星火把小船收了起来,转回身看去,可见山的正面有一洞口,洞的大小仅能供一人通行,隐约有光透出。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姜星火心里回想着桃花源记,迈步走进了那个山洞之中,山洞的洞口颇为狭窄,仅能容一人躬身勉强通过。
但是越往里走,甬道就越是宽阔,走了大约百步之后,姜星火就觉眼前豁然开朗,带有桃花香味的风也迎面吹来。
大片农田呈现于视野内。
蛙声蝉鸣交织。
田地间,青壮在挥锄耕作,老者坐在田埂上休息,垂髫小儿相互追逐玩闹。
再往远处看,有村舍屋院在平旷大地上错落有致,桑竹点缀在屋院房舍之间,阡陌纵横,鸡犬相闻。
不论男女老少,衣着打扮皆与古人一般。
俨然一副静谧祥和的世外之景。
“难道这里真是传说中的桃花源?”
姜星火的心绪微微有些起伏,只存在于课本中的世外桃源,如今竟然真被自己找到了。
他下意识就掏出手机,想要拍几张照片作为留念。
但转念一想,这里本为世外之地,若是落在纸面之上,反倒是多了几分俗气。
不妥,大大的不妥。
于是,
姜星火又把手机揣了回去。
正在这时,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汝是何人?”
姜星火回过头,一个女子出现在他的面前。
看上去年纪大约十七八岁,穿着唐朝时期的折领胡服,长发随意扎在身后。
腰间斜挎一把短猎刀,身后背着一副弩箭,手里还拎着两只野兔。
“好英气的女子……”
姜星火心中不由赞叹了一句,旋即说道:“在下是从外面来到这里的,无意冒犯打扰,敢问姑娘此是何处?”
同时,姜星火也注意到少女手中拎着的野兔,弩箭穿过野兔的眼睛,却没有损坏野兔的皮毛。
少女听到姜星火的话之后,上下不住的打量着他,似乎是在判断姜星火的话是否可信。
“绣娘,不要对客人无礼。”
这时,有一位老者拄着拐杖,佝偻着背腰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