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能生产500台,每台成本差不多150元,出厂价160元。
没办法,蚬壳电器厂的本地产品,市场价才180元左右,直接就是进口产品的一半。
他们这些小厂子,只能更便宜,才能混口饭吃。
1月底的时候,老板接了个大单子,2000台。
老板连忙扩招人手,全厂紧赶慢赶,结果,月初被别的厂子,150的价格,直接给截胡了。
电扇厂每个月要供原有的销售商店500台,左右数量差别不会太大,这是一直雷打不动的生产计划。
所以,这个单子,老板额外贷款25万,采买生产材料,准备大赚一笔!
要是这单成了,老板一下子能大赚一万五!一辆小汽车妥妥的了。
还有5000是还银行的利息。
……
肖琦讲的,比大胡子还要仔细,归根结底,就是这个厂子,一下子生产超量,去化不良,老板只好停产不停售了。
听肖琦这么一说,王援朝觉得,这个时代的工厂,也确实简陋的可以。几万港币,也能开个工厂了!不过一个月,也就挣两三千,难怪人家老板要心动2000台的大单。厂房,租;设备,二手;零部件,核心部分都是买;整个几乎就是一个组装厂小作坊。
因为银行短期借款到期了,催得紧,只得以更便宜的价格,推销给以前的销售商店。
但就算伱便宜一点,人家也吃不下,压根没卖出去多少。
现在的情况就是,货,在公司手里积压着,老板直接不管了,慢慢卖了,反正卖三四个月也就卖掉了。
亏也就亏银行的利息。算是帮银行白打工了。
但工人们,几个月没有工作,没有工资,养家糊口都变得困难起来。
房租、吃喝、哪样不要钱呢?
王援朝和肖琦聊的比较多,厂房、设备、供货商、销售渠道网点。
肖琦也是知无不尽,但他也就是一个工人,很多信息不是很清楚,但很快,他就把公司负责设备维修、供货采购的同事叫了过来,反正大家这会都失业了嘛,来这边,还能蹭几顿饭。
除了销售是老板亲自抓的。负责销售的两人没有失业,这阵子天天在外面跑。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老板的货是推销给哪些地方,因为总是要工人们去送的。
王援朝开着车,跟着这些人考察了电扇厂的上下游,总之一句话,要是量大的话,成本都会低很多,要是自己能生产一些零部件,赚的更多,比如电扇大王翁祜的蚬壳电器厂,年盈利数百万计!
这个时候的电扇大王,还不是刘銮雄,是一个他听都没听过的人。
不过不妨碍人家是电扇大王,年盈利数百万!
还是得找到市场才行啊。
生产不是问题,销售才是。
像隆盛这种小作坊,只能吃点零散的边角料市场。
王援朝突然想到,有没有机会帮蚬壳电器厂做代工?
只挣一个代工费,把工厂运转起来之后,再自创品牌?多少大厂,开始就是从代工企业开始的嘛。
蚬壳应该不差市场吧?
而且自己就没指望赚钱,相当于白打工呢!
于是他就问肖琦他们,能不能联系到蚬壳电器厂,他想去参观学习一下。
肖琦等人一阵尴尬,他们就是一个小作坊的普通工人,哪里能联系得到那样的大厂去参观?王老板太高看他们了吧?
不过,负责采购的那个工人说,他认识蚬壳的工人,或许可以帮忙联系。但他认识的,也就是普通工人。
好不容易联系上之后,蚬壳那边的工人道:
“不是不帮忙牵线搭桥,主要是我们忙的飞起,我哪里敢跟主管添乱,说还有人来参观?我们主管都忙的没有周末啊!”
王援朝心头一喜,忙的飞起,好啊,产能不足啊!正需要有人帮忙啊!
于是他先跟着肖琦等人参观了隆盛电扇厂,厂子停工了,就两个保安,肖琦他们都是工人,来看就看看了,保安也不拦着,只要别拿东西就成。
详细的参观完这个小作坊,王援朝心里有了点数,于是印了个名片,直奔蚬壳电器厂。
他开着小汽车,坐轮渡上了港岛,直接跟门卫说跟厂长有约。
门卫一看这架势,有小车呢,也不敢多问,就放行了。
他就这么一路畅行,见到了电器厂厂长,电扇大王翁祜。
翁祜对这个年轻人的到来有点好奇,对方开口声称要来合作,可以接受蚬壳的订单,解决蚬壳产能不足的问题。
蚬壳产能确实不足,产品供不应求,但不是什么隆盛电扇厂这种听都没听过的阿猫阿狗都能拿到蚬壳的订单的。
王援朝表示:
可以按照蚬壳的标准来,蚬壳可以当隆盛是它的一个生产车间,这个生产车间每套产品只赚5块钱,隆盛不求赚钱,只要满足厂房租金和工人工资就行。
因为隆盛产能很充足,但没有市场。大家都是华人,隆盛只想多给华人尽份力。
这样每个有工作的华人家庭,都会感谢蚬壳的。
翁祜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