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星联总部的办公楼内,忙碌的工作节奏一如往常。 李凡刚步入会议室,秘书已经递上了一份特殊的报告。 “李总,昨晚星语上,突然爆火了一首歌,名字叫《广寒宫进行曲》。”秘书一边调整平板上的播放界面,一边继续说道。 “是一位普通网友匿名创作的,旋律和歌词都围绕月球基地,全球范围内的转发量现在已经破纪录了。” 李凡挑了挑眉,接过平板:“网友创作?有意思。” 点击播放,第一声悠扬的音符,在会议室内响起。 旋律既磅礴又带着一丝梦幻,仿佛能把人拉入月球那浩瀚无垠的荒原。 歌词的画面感更是震撼: “跨越万里的星途,脚步踏向皎洁的永恒” “广寒之宫,不是神话,是人类的篇章” ...... 每一个字,都带着人类探索太空的决心和浪漫情怀。 李凡听完后,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确实不错,比不少专业团队做出来的东西,还更有感染力。” “全球的网友都这么觉得。”秘书点开星语,页面上的讨论热火朝天。 “《广寒宫进行曲》简直太燃了!简直是为人类太空梦量身打造!” “我现在循环了一整晚,已经能背歌词了!” “这应该成为广寒宫的正式主题曲吧?必须安排!” 评论区里还有不少搞笑的留言。 有人配合旋律,录制了全家大合唱的短视频;有人把歌曲改编成广寒宫“打工人”版...... 甚至有人上传了沙雕动画,把李凡画成“广寒星君”手执权杖站在月球上,颇有几分戏谑。 “‘全球航天联盟’也关注到了。”秘书补充道,“刚才法国航天局的官方账号,还转发了歌曲链接,称这首歌是‘人类星辰梦的文化注脚’。” 这时,方东河推门进来,满脸笑意:“李总,你得看这个,网友们的脑洞真不是盖的。 现在这首歌,已经登上了三十多个国家的音乐排行榜,堪称‘地球单曲’。” 他边说边递上手机,一条热搜标题跳入李凡的视线:“谁能拒绝《广寒宫进行曲》的浪漫?” “我倒是不拒绝。”李凡点开评论区,边看边笑,“不过,网友这么嗨,我们得小心别让‘浪漫’冲淡了现实。” 正当气氛轻松时,一条新的新闻弹窗跳了出来。 “质疑声出现:浪漫是否掩盖了现实的艰难?” “有点意思。”李凡眯起眼睛,打开了文章链接。 文章开篇直接点题:“《广寒宫进行曲》的旋律无疑美妙动人,但我们是否忽略了太空探索的真实面貌? 月球基地的建设,不只是梦想,它还意味着极限环境下的生存考验、巨大的经济压力,以及不可预知的风险。” 接着,文章列举了一系列建设中的技术难题。 甚至引用了一些专家的观点,认为这首歌过于浪漫化,可能误导大众,让他们以为太空探索只是诗歌般的浪漫,而忽视了背后的巨大代价。 会议室里,方东河读完文章,轻轻哼了一声:“唱个歌还能唱出争议来,这些人是不是太较真了?” 李凡却摇了摇头,表情平静:“不,质疑声反而说明了这首歌的影响力。如果没有触动到足够多的人,谁会费心来反对?”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思:“但文章里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太空探索确实浪漫,可同时也是最艰难的事业之一。如果让大家只看到美好的一面,那就失去了真实的分量。” 秘书插话道:“可网友们对这首歌的认可,已经远超预期了,我们要不要趁热打铁,把它变成星联的宣传资源?” 李凡摆了摆手,目光闪烁:“先等等,热度只是开始。我想看看,这首歌还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什么样的波澜。” 当晚,《广寒宫进行曲》的播放量突破两亿,媒体纷纷报道,甚至登上了多家国际新闻头版。 歌曲的旋律,在各个国家回荡,不同的文化都在歌词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 李凡站在会议室的落地窗前,耳边回荡着那激昂的旋律。 他的目光穿过夜空,仿佛看到了月球上的广寒宫,正随着旋律在建成。 “这不仅仅是一首歌。”他喃喃自语,眼中透着深邃,“它正在让人类的太空梦,变得触手可及。” 会议室内的讨论还在继续,李凡却独自一人返回了办公室。 他的步伐略显沉重,虽然脸上没表现出什么情绪,但脑海中却充满了翻涌的思绪。 回到办公室,李凡坐在椅子上,重新
打开了《广寒宫进行曲》的播放链接。随着旋律缓缓响起,刚刚紧绷的心情,被这悠扬的音乐慢慢舒展开来。 “跨越万里的星途,脚步踏向皎洁的永恒......” 歌词再一次回荡在耳边,他闭上眼睛—— 仿佛看到了月球上的广寒宫初具雏形,巨大的金属模块,在荒凉的月壤上熠熠生辉,而地球的蓝色身影,则在月球的天空中温柔注视。 此时,李凡也想起了之前的会议片段: “月球的建设并不是儿戏。”一位欧洲航天机构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 “这是全球资源和技术的博弈,每一步都需要精准计算,而不是被浪漫化的歌曲和文化冲昏了头脑。” 李凡当时淡然回应:“没人否认技术和博弈的重要性,但你必须明白,太空探索不只是机器运转和公式计算。 这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跃迁,它需要的不仅是科学家,还有每一个普通人的信念和想象。” 代表们当时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