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朝,六十八年,四月初七
长乐宫里,琉璃灯光洒满殿堂,金丝帷幔轻拂,空气中飘着甜腻的果香。
长宁公主正歪在榻上,一手拿着宫女剥好的蜜桃,一手挥着象牙扇,惬意得像只晒太阳的猫。
她头上梳着百合髻,髻心点缀着一支赤金凤凰步摇,尾羽镶嵌的红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耳垂挂着南海珍珠耳坠,圆润饱满,衬得她肤色越发白皙。
眉心贴了一点赤金花钿,仿佛一朵小小的火焰,将她精致的五官映衬得更加灵动。
榻前,几个小宫女战战兢兢地捧着点心盘,生怕怠慢了这位全大盛朝最娇贵的公主。
“那个什么百花糕,甜腻腻的,别放这儿,换荔枝冻来。”长宁皱了皱鼻子,随手把点心推开,正好砸到旁边一个宫女的脚上。
宫女连忙跪下:“公主恕罪,奴婢这就去换。”
“行了行了,别跑来跑去,看着心烦。”长宁不耐烦地摆摆手,
“再去唤几个奴婢,跪一排,把点心和果子传过来便是。”
正吃得香甜,宫门外传来内侍尖细的通报声:“皇后娘娘驾到——”
长宁愣了一下,急忙从榻上起身,嘴里嘀咕:“母后怎么这时候来了?”
话音刚落,皇后已经迈着端庄的步伐走进殿中,一身霞帔华服,满头珠翠,手里端着一个金漆托盘。
“母后。”长宁拖着长音甜甜地喊了一声,脸上堆满了笑容。
皇后见状,嘴角微微一扬:“本宫听说你今儿在殿里烦闷,特意叫御厨做了你喜欢的掌中宝。”
说着,皇后命人将托盘上的血燕羹和熊掌炖鲍鱼摆在桌上,一股浓香顿时弥漫整个长乐宫。
“母后对儿臣最好了!”长宁雀跃地跳起来,一双筷子已经伸向了熊掌炖鲍鱼,“我正想着中午没吃饱呢!”
皇后看着长宁的模样,眼中带着几分怜惜,但语气却渐渐沉了下来:“皇儿啊,你长大了,该懂得些事了。”
“懂什么?”长宁嘴里含着一块鲍鱼含糊地问。
皇后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茶盏:“你父皇决定让你去舍耶国和亲。”
长宁愣住了,嘴里的鲍鱼也不嚼了,过了半晌才瞪大眼睛:“什么?我去和亲?!”
皇后抿抿唇点头:“你是大盛朝的长公主,也是唯一成年的公主,这份责任只能由你来承担。”
“我不去!”长宁把筷子一摔,“那种地方荒凉得要命,听说连城墙都是泥巴糊的!我才不要去受那罪!”
“皇儿——”皇后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为江山社稷,也是为了百姓的安宁。你要懂得分担家国大事。”
长宁公主的眼眶瞬间红了,她猛地站起来,推翻了案几,指着皇后嚷道:“家国大事与我何干系?我才不要嫁给什么胡人王!母后你不疼儿臣了吗?”
皇后眉头微皱:“皇儿,莫要胡闹!”
“我就胡闹!”长宁转身踹翻了一旁的琉璃灯。
“砰——”地一声巨响,一殿的宫女太监齐刷刷跪了一地。
“我现在就去找父皇评理!”
话音未落,她已经哭着跑出长乐宫,宫人们根本不敢拦。
长宁公主一路哭喊着冲去了御书房,守门的宫人还未上前询问,就被长宁踹翻在地。
御前侍卫要拦着,长宁上去拔了侍卫的剑就比在自己脖子上。
她这出羽林军看了不下几十回,都不当回事儿了,打开门让她进去。
正好撞上皇上正在商议国事,御前站满了文武百官。
“父皇!”长宁的声音带着哭腔,边跪边喊,“儿臣不去和亲!您换个人吧!”
皇上一抬头,脸上带着些许无奈:“长宁,站起来好好说话。”
“我就跪着!”长宁咬牙,“父皇,您明知道儿臣娇生惯养,怎么能让儿臣去那种鬼地方?!”
大太监徐公公连忙上前:“公主,这里是御书房,还请您慎言——”
“慎什么慎!”长宁一巴掌扇到徐公公脸上,怒气冲冲地吼道,“你们是不是都欺负我?!”
“胡闹,徐公公抱着你长大,你怎打他的脸?给她宣旨!”皇上气的胡子之颤抖。
徐公公捂着脸退到一旁,掌印大太监想上前宣旨,结果被长宁用脑袋顶着他手里的圣旨,撞了一个大屁股墩:“你也别拦着我!”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说话。
丞相大人站了出来,沉声道:“公主殿下,您身为长公主,理应为国家大业着想。这脾性,确实得改改了。”
“外祖父!”长宁哭得梨花带雨,“连您也不帮帮我吗?”
丞相抬了抬眼皮:“公主,老臣正是为您好才劝您。您身为皇女,有些牺牲是难免的。”
长宁气得浑身发抖,转身指着满朝文武:“好啊,一个个的全是父皇的忠臣良将,却没人肯为我说句公道话!干嘛可着我一个女儿家牺牲,你们的怀远将军呢?镇国公呢?你们怎么不去牺牲?冠军侯呢?他怎么不亲自去嫁给那些狗屁国家的女王?”
“这像什么话啊?”
“太不像话了,成何体统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