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斩敌百人,斩敌主将斩敌军战旗!
这等战果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至少在这战事开启,乃至大明对外开启多场大战下都无人能够做到。
如此悍将,张武两人又怎会不敬。
“两位客气了。”
朱应笑了笑,抱拳回道。
张武。
樊庆。
后者之名不大,但是前者却是在未来的大明有着很大的名声,因为他是朱棣靖难后的功臣,甚至被追封了国公的。
可见他的勇力与统兵之力。
但如今朱元璋都还活着,靖难还有很多年,这张武自然也还在这大宁府担任副千户。
而且还是居于朱应麾下。
对于朱应而言,看着这等历史名将都在自己麾下,他也是对未来充满了期许,未来可期。
知晓历史。
知晓未来。
权势!
并不难。
“这一战下来,第一骑兵营也是折损不少,想要补充兵力还需在大战结束后。”
“骑兵营具体情况,由两位副千户为你介绍一番。”
“你刚刚担任千户之职,我给你三日时间熟悉,三日之后立刻动兵,继续进攻建州鞑子。”陈亨对着朱应说道。
“标下领命。”
朱应当即躬身领命。
“有什么事直接来找我。”
陈亨笑着点了点头,带着亲卫离开了此间。
在他离开后。
“两位兄弟,如今第一骑兵营还有多少将士?”朱应直接问道。
“回千户。”
“尚存六百八十九人。”
“此番与鞑子交战,我第一骑兵千户营担任先锋主攻击,故而伤亡有些大。”张武立刻回道。
“恩。”
朱应点了点头,表情也是略微沉重。
虽说自张武口中禀告只是数字。
但朱应也是经历了昨日的大战的,死亡笼罩了整个战场,朱应也亲眼看到了袍泽兄弟的死去,极为的血腥残酷。
可是。
这也是必然。
战争本就是如此。
说到底。
朱应也是幸亏在剿匪时适应了杀敌,否则昨日在战场上也根本不会那般勇猛。
“启禀千户。”
“第一骑兵营众兄弟都在等候千户训话。”樊庆恭敬道。
“好。”
朱应看向了另一边,所有聚集起来的千户营将士,当即点头。
随后大步走了过去。
“拜见千户大人。”
当朱应走到了阵前,第一千户营近七百将士全部一拜,声音震耳欲聋。
大明将士的威势尽展。
这时代的大明将士是当之无愧的精锐,更何况还是边军。
感受到这声音里的威势。
朱应点了点头,当即道:“诸位免礼。”
“谢千户大人。”
所有将士齐声道,每一个都是带着好奇,还有敬畏之色的看着朱应。
“诸位将士。”
“你们当中有些人不识我,有些人应该听过我的名字。”
“但无关紧要。”
“从今日起。”
“我朱应将会是与众兄弟并肩作战的袍泽兄弟。”
“上了战场,血勇为先。”
“我朱应在此向众兄弟承诺,朱应永远都会冲杀在所有兄弟前面。”
“将不偷生,士不畏死,此为百胜之军。”
“我朱应要做的就是这种不偷生之将。”
“倘若朱应怯战而逃,贪生怕死,骑兵营任何兄弟都提刀斩下朱应首级。”朱应没有废话什么,当即大声说道。
在这军队之中可没有什么画饼不画饼,而且就算是画饼也是军功杀敌而晋升,这是当今皇上定下的。
在军中,唯血勇为先,勇猛善战得敬。
听到朱应的话。
一旁张武与樊庆的表情也都变得惊讶。
显然没有想到会说出这些话来。
但汇聚的骑兵营将士看着朱应的目光却是变了。
“誓死追随朱千户。”
“誓死追随……”
所有将士都纷纷高呼道。
显然。
他们也被朱应的气概所折服。
……
大明都城,应天!
奉天殿。
百官齐聚。
朱元璋身着龙袍,威严端坐在了龙椅上。
在龙椅之下的阶梯上,太子朱标身着储君冕袍,带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同样威压朝堂。
“臣等参见皇上,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朝文武齐声高呼,山呼声响彻整个大殿,似传遍整个皇宫。
大明之官员气,在此展现。
“平身。”
朱元璋一抬手。
“谢吾皇。”
满朝文武高呼回应,继而纷纷站起来,以文武分列在了两旁。
“有本奏,无本退朝。”
侍奉在朱元璋身边的太监总管大声嘶喊道。
“启奏皇上。”
“臣有本启奏。”
居于文臣一列的宜人文臣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