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猜的那样。
“听说过。”
沈文思颔首:“沈家最近在选女婿,你……可愿意一试?”丫鬟一脸茫然。
两人没有多聊,一壶茶喝完后,就各回各家。大
温云起还是找到了中人,府城内最繁华有四条街,他在其中一条街上选了一间铺,后面还有两间房,勉强够母子三人住。那间铺子还有人在做生意,每个月的租金十两。中人并不怎么热络:“此处的铺子有价无市,只要放出话去,不出三天,绝对能卖。价钱上没得商量,你回去考虑一下吧,如果要买,就到我家里来。”温云起也不耽搁,立即找了柳大伯,之所以没有立刻将铺子买下,或是付一份定金,也是为了表明他对这个大伯的尊重。柳大伯那些年里照顾母子三人费了不少心思,即便是温云起如今不需要他的看护,还是得做出一副处处以他为尊的模样。当然了,温云起会慢慢改变,让柳大伯接受他已经长大的事实。“祥瑞街?“柳大伯眼睛大亮,“挺好啊,你去铺子里看过了?走走走,你带我去瞧瞧。”
柳大伯做事谨慎,先去看了那间铺子,然后才去了中人家中。耽误太久,天色已晚,柳大伯还是定下了铺子,约定好第二天早上去衙门交割房契。
柳正阳家里没有马车,但是陈家有啊。
两人出门跑这一趟,坐的就是柳大伯的马车,铺子交了定金,如无意外,就等于是买下了。
办成了一件大事,柳大伯心情很不错,他送温云起回家的路上,便多了谈性。
“接下来就是你的婚事……”
温云起立即道:“我婚事有着落了,大伯不用再到处打听。”柳大伯一脸惊讶:“谁家姑娘,我认识吗?”在他看来,侄子这么快就定下了婚事,应该是两人以前就相熟。温云起摇头:“你不认识。”
柳大伯担忧,忍不住问:“你俩到哪一步了?是刚认识,还是已经说好了请媒人上门提亲?”
“快提亲了。“温云起想了想,“我还没见过她家的长辈,总要让她先回去跟双亲商量一下嘛。”
柳大伯皱眉:“万一不答应,岂不是一场空?到底哪家的姑娘,你告诉我,回头我找个人帮你敲敲边鼓。”
温云起压低声音:“沈家的姑娘。”
柳大伯好奇:“哪个沈家?”
温云起坦然:“就是咱们城里那个招赘婿的沈家。”闻言,柳大伯一脸惊奇,上下打量温云起:“你如何会认识沈家姑娘?”温云起随口道:“就是在街上偶遇,互相有了好感,我约她喝茶。”柳大伯”
“就这么简单?”
确实就是这么简单。
柳大伯一脸不相信,可事实就摆在眼前,他有些为难:“沈家那是咱们够不着的人家,我大概也……找不到人帮你说项。正阳啊,年轻人还是要务实一些。如果事情不成,不成也正常,你不要太伤心了。更不要因此而自暴自弃,你是个男儿,不光要为你自己活,你身后还有你娘和你妹妹,她们可只能指望你。温云起点点头:“我心里有数,若是不成,我不会强求。”柳大伯终于满意了。
等到温云起回到家中,母女俩早已睡了。
翌日早上,温云起说了买铺子的事。
柳姜氏很欢喜,不过,她没有要跟着一起去的想法:“歇了两日,我得去做饭。”
这几日她都是请人代工,每天都要付工钱……她不放心让人买菜,再忙也抽空去送菜。
力工加上守门的人和账房,再加上她自己,十来口人吃饭,别人初初接手可能会觉得累,但姜氏干习惯了,两顿饭加起来,最多一个时辰。她都是一顿做好,把饭菜放在锅里温着,下午让他们去取。就一个时辰的活计,每天都要付别人工钱,柳姜氏是真的舍不得。温云起也没劝,看她急匆匆离去,又扭头问柳小婉:“你有没有想买的?”柳小婉摇头。
家里要办喜事,各种东西都买了不少。柳小婉也跟着一起添置了些,衣裳鞋袜头花都不缺。
柳大伯的马车到了,温云起上马车时心中有些感慨。要说柳大伯对侄子真的算得上掏心掏肺,跑这一趟,不光要起早,还要耽误不少时间。而且,掺和旁人的事,很容易弄得里外不是人。
就比如帮柳正阳说亲,大喜之日新嫁娘另嫁他人,遇上那不识好歹的,说不得就会怪柳大伯这个媒人没选好人。
“大伯,这么多年,麻烦您了。”
柳大伯往日没少听侄子和弟妹说这话,摆摆手道:“麻烦什么?你爹是我的亲弟弟,他不在人世,我合该照顾你们。你是个懂事孩子,有些事,我不说你也明白,你大伯母那边……她没有出面照顾你们,但也是个有心人。”言下之意,陈氏也照顾了柳家,让柳正阳心里有数。“我明白。"在温云起来之前,柳正阳都打算成亲以后就尽量少麻烦柳大伯。实则,柳大伯拼尽全力促成柳正阳与姚家的婚事,也是知道柳正阳有了姚家这个靠山后,他肩上的担子就能轻巧不少。接上中人,去了一趟衙门,房主早已等着了。前后花费了半个时辰,温云起就拿到了一张写着他名字的契书。送走了房主和中人,柳大伯好奇问:“你哪天去沈家拜访?需不需我出面?”
实话说,柳大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