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沫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风 > 第十三章 四方初安定,乘船海上行13

第十三章 四方初安定,乘船海上行13(2 / 3)

来看太史慈。

其人虽豪勇,却并不鲁莽。是以,当其人吊唁完毕吴景之后,便径直赶向码头、独自划扁舟驶向对岸的江都县。

江都县码头上,卫府众人,仍在焦急地等待着太史慈平安归来。

吴懿、徐晃、梁习3人犹可安然端坐于1块巨石之上……

尽管3人不住向对岸张望。

张辽、徐盛2人则时不时起身踱两步、并向大江之上望去。

陈登笼起袍袖,在码头上走来走去。

薛州早已唤来自己部曲,令其乘船前往丹徒码头、接应太史慈。

脾气最为急躁的小马哥,愤愤然抽出腰间环首刀,“锵”地1声,将码头旁1块大石1刀两断。

其人亮起刀锋,指向大江对岸。

“哼!以俺观之,俺等昨日便应趁胜追入丹徒城,尽屠江东鼠辈!”

言罢,其人转身欲走。

众将见状,忙不迭拦住小马哥。

他们相信,若不拦住小马哥,其人极有可能将率军冲到对岸丹徒城、开1个真无双。

“孟起且慢!且慢!今日不同于昨日,吴老将军尸骨未寒,某等万不可惊扰吴老将军之英灵!”

至于卫府大军,昨日为何不追杀孙权直入丹徒城……

连小马哥本人都清楚,其人只是说气话、以宣泄其人之焦躁情绪罢了。

众人好容易拦住了暴脾气地小马哥,便见1叶扁舟在数艘快船护卫之下,翩然而至。

毋庸置疑,扁舟之上正飞速划桨者,正是太史慈。

太史慈1个纵跃上得岸来,随后便对卫府1众同僚道:“以某观之,江东上下已皆无斗志,今岁庐江郡安矣,子扬先生、子孝将军亦暂安矣。”

刘晔、曹仁仍在庐江郡对岸之丹阳郡西部诸县,继续发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大计。

陈登抚须而笑:“既如此,则某等可暂且退去,遣守卒防备孙仲谋出兵即可。呵呵,或许孙仲谋将迁治所于吴城亦未可知。”

梁习颔首。

“丹徒城终归处于徐州、9江郡兵锋之下,而吴城居于后方。若迁治所,纵然孙仲谋之丹徒城失陷,其人亦可从容布防以御侮。”

太史慈赞同2人道:“此外,吴城周边河道纵横,骑兵难以发威。”

最为老成持重的吴懿,抬头看了看天色。

“时已近午,诸君,某等用过午饭之后,就此各自离去如何?”

众人同时附议。

于是乎,众将继续在江都县码头处犒赏3军……当然了,因午后便将开拔之故,全军严禁饮酒。

用罢午饭,陈登、薛州2人沿中渎水、直抵广陵郡治所射阳城(实际就是从中渎水上游到下游)。

苟哥年初之时虽有意修缮中渎水,却始终未能成行,于是其人在3月中旬时,便已将中渎水之修缮图纸送至陈登处。

因此,中渎水已开始进行大规模河道疏浚、防护。

梁习、徐盛2人返回9江郡治所寿春城,

因尚未接到苟哥班师之军令……这1战打得委实太快,所以苟哥根本不可能得知,孙十万尚未启航便被卫府打回了丹徒城。

是以,吴懿、太史慈等等猛将,只好暂且1同返回庐江郡皖城。

就在卫府征战4方之时……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同时,孙权又允许刘备驻扎在江陵南侧的油江口,在周瑜的腹心位置插楔子。

这搞得周瑜十分尴尬,称“刘备寄寓,有似养虎”。

(刘)备立营于油口,改名公安。--《江表传》

(周)瑜疾困,与(孙)权笺曰:“……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江表传》

周瑜与程普是《吴书》中的首任左右督,该职位的设置背景1目了然。

之后东吴的历任左右督,也均贯彻了这1制衡理念。

东吴有记载的大都督,始自6逊;之后又有全琮、施绩、朱异等人。

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奉礼而行,宗事太子。--《通语》

全琮时为大都督,与魏将王凌战于芍陂。--《吴书顾谭传》

太平2年,(朱异)假节,为大都督。--《吴书朱桓传-附传》

谨以6逊为例,论述大都督职位设立、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6逊出任大都督,事在吴黄武元年(222),即刘备伐吴的同年。

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孙)权命(6)逊为大都督、假节。--《吴书6逊传》

该年(222)的年号极端紊乱,在魏为黄初3年,在蜀为章武2年,在吴为黄武元年。彼时的孙权虽然尚未称帝,但已经自置年号,与魏蜀分庭抗礼。

最新小说: 极限保卫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影视:都市万界炼心 直播算命太准,全网蹲守吃瓜 飘零笑傲三国 大魏疯王 晴阳照行旅 中世纪崛起 开局就是城主,有点野心很合理吧 公子不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