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2十6年后,若非张郃当机立断、及时攻下街亭,彼时已暗中收服陇右3郡的诸葛亮,恐怕必将攻入长安城。
陇右重要性如何,位于关中4关之中、关洛核心区域的长安城之于曹魏重要性又如何,行文至此,想必已无需再赘述。
更不消说,在曹魏将星青黄不接的年代,正是5子良将中硕果仅存的张郃,使老1代将星6续凋0的曹魏,平稳过渡到由郭淮、邓艾先后领衔的时代。
在后3国时代,诸葛亮最怕的曹魏大将,惟有张郃1人。
郝昭虽强,奈何死得太早;夏侯尚亦然;满宠并非纯粹的武将;曹真综合素质略逊于张郃,郭淮彼时尚未完全成长起来,邓艾在彼时甚至还未被委以大任。
张郃对于曹魏的贡献,可以说远远超过与其人合传的其余4人。
只是张郃的战绩,远不及张辽那般耀眼而已。
但在这个时空,张郃注定将会不同,因为苟哥深知张郃的长处及短板。
当然了,此时的张郃,尚未达到其人的巅峰期,而且战绩也无法与其人在曹魏初、中期时相提并论。
综上所述,能力并未得到充足体现的张郃,在面对河北3人组半恭维半赞扬之言时,便只能连连自谦。
与卫府众人1番叙旧之后,河北3人组再次强调其来意。
“望太子太傅、卫将军信守盟约。”
卫府与大将军府所缔结盟约之大意,是十年之内互不攻伐…
互不攻伐期本来是5年,被袁绍主动改为十年。
袁绍果然是在主动认怂。
对此,本就极希望猥琐发育的苟哥,当然深表认同。
“3位叔父所言极是!但使大将军为我皇汉镇守河北、对天子忠心耿耿,我必不会攻伐大将军。”
河北3人组闻言,同时在心中长长松了口气。
然后,河北3人组又道。
“此外,某等亦欲向天子献贺岁之礼。”
苟哥连连颔首。
“甚善!甚善!请3位叔父随旻入宫面圣!”
就在这时,正在宫城之中拱卫天子、皇后、皇子的赵云,刚好匆匆赶到卫府正堂。
于是乎,卫府正堂之内,再次响起恭维、奉承之言。
又1番叙旧之后,河北3人组又1次向苟哥的从父,强调了1番来意。
这1次,赵云要比其人那臭不要脸的大侄子苟哥利索得多。
“诸君,天子已升殿,请诸君速速随云入宫面圣!”
言罢,云哥转身就走。
苟哥、河北3人组,以及那虽已为苟哥献上贺岁之礼、却依旧如长龙1般的马车队,便1同向许都宫城行去。
约莫两、3刻钟之后,1行人脱履摘剑、小步快趋至承光殿丹墀之下。
毫无疑问,刘协仍是那副酒色过度的虚弱模样。
不同的是,此时的刘协红光满面、志得意满。
今岁,大汉非但风调雨顺、两季丰收、短期初步解决温饱问题,而且重设西域都护府、使西域万国来朝,刘协达成如此成就,又怎么可能不志得意满?
遑论如今连荆州,都已复归大汉。
尽管连刘协本人都清楚,这都是某苟哥的功劳。
此刻,得知袁绍为自己备下丰厚贺礼、并向自己表达臣服之意时…
刘协又又又又1次得意忘形了。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2)孙和幕府
孙和是孙登临死时举荐的继任皇太子,基本全盘继承了孙登的政治势力。
除上文提到的诸多幕僚之外,孙和幕府还有阚泽、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学者,被称作“从容侍从。”
赤乌5年,(孙和)立为太子,时年十9。阚泽为太傅,薛综为少傅,而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皆从容侍从。--《吴书孙和传》
孙和太傅阚泽是扬州会稽人,但他“家世农夫,居贫无资”,依靠替人抄书,“以供纸笔”。
(阚泽)家世农夫,至泽好学,居贫无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吴书阚泽传》
可知阚泽族望较低,与吴郡4姓(朱张顾6)、会稽4姓(虞魏孔谢)等门阀之家大大不同。
或许是因为政治能量不大,因此阚泽受到的猜忌也较小。举例而论,孙权处理吕1案时,1度与朝臣闹僵,阚泽则充当了中间人。
吕1奸罪发闻,有司穷治,奏以大辟,或以为宜加焚裂,用彰元恶。(孙)权以访(阚)泽,泽曰:“盛明之世,不宜复有此刑。”权从之。--《吴书阚泽转》
剩余诸人中,薛综出身豫州沛国,张纯出身扬州吴郡,其余人物籍贯不详。从孙和“好学下士,甚见称述”的记载,以及他的儒家化倾向来看,江东子弟对孙和的影响无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