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济北国属兖州,济南国属青州,2者接壤。
鲍信与曹操的交情,大概就是从国相时期开始的。
中平3年(186)或4年(187),曹操曾被征召为东郡太守。
魏书武帝纪,此处时间线记载不明。
故仅能推断征曹操为东郡守,是在其做济南国相(184或185)之后、迁典军校尉(188)之前。
此时发生了1个很吊诡的事情,就是曹操拒不赴任,称病归家。
其人回了豫州沛国谯县老家做地主,春夏读书,秋冬弋猎。
久之,(曹操)徵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魏书1》
诸君应已知,东郡也属兖州。
而兖州刺史,彼时恰恰是刘岱。
虽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曹、刘2人交恶,但幕后真相似乎并不简单。
济北国属兖州,而兖州刺史刘岱,按现存记载,应与曹老板不睦。
刘岱曾指使手下杀害曹老板故人乔玄的侄子【乔瑁】。
乔瑁,故太尉乔玄族子。
乔玄与曹操是忘年至交,曾多次夸耀曹操前途无量,并以家事相托。
曹操亦对乔玄尊敬感激,曾在建安7年(202)派人以太牢(牛羊豕各1)礼节祭拜乔玄。
注意:豕(shi3声),即成年猪。幼猪称豚,大猪称彘(zhi4声)。
(建安)7年春正月,公军谯,遣使以太牢祀桥玄。--《魏书1》
太牢之礼是祭祀国君专用,祭祀诸侯仅用少牢(羊豕各1)。
可见,乔玄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之崇高。
刘岱杀乔瑁,必然与曹操不睦。
刘岱不仅与曹操不睦,与曹操的老板袁绍亦不睦。
初平年间(190-193),群雄割据,袁绍与公孙瓒混战不休。
袁绍将妻儿老小寄存于兖州,换句话说,袁绍的妻小性命,握在刘岱手中。
而刘岱竟然想把袁绍的家人,送给公孙瓒做投名状。
在幕僚【程昱】劝说下,刘岱方才作罢。
初平中,(刘)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绍令妻子居岱所,瓒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岱。后绍与瓒有隙。瓒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岱议连日不决。--《魏书十4》
刘岱两头押宝、两头下注;
其人还想两头揩油,两头出卖。
如此下流行径,怎可能与袁绍有交情?
只怕是恩断义绝,势同水火。
初平2年(191),刺史【刘岱】指使王肱杀东郡守【乔瑁】。
霸占东郡后,王肱复为黑山贼所杀。
袁绍闻讯,遣曹操进攻东郡,破城。
袁绍遂表曹操为东郡太守,郡治在东武阳(后迁至濮阳)。
刘岱与桥瑁相恶,岱杀瑁,以王肱领东郡太守。--《武帝纪》
黑山贼十馀万众略魏郡、东郡,王肱不能御。
太祖引兵入东郡,破之。
袁绍因表太祖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魏书1》
看东郡始末归属:乔瑁→王肱(刘岱)→黑山贼→曹操(袁绍)可知…
刺史刘岱与袁绍、曹操主臣2人,当为仇敌关系。
曹操与刘岱既然为仇敌,断无相助之理。
所以,初平3年(192)青州黄巾入兖州,曹操所治之东武阳(东郡)亦在兖州境内,却袖手旁观,坐视刘岱被杀。
兖州下辖8个郡:
陈留、东郡、东平(国)、任城(国)、泰山、济北(国)、山阳、济阴。
初平3年(192)青州黄巾入兖州,杀任城国相【郑遂】,又杀刺史【刘岱】于东平国。
其余郡国各有郡守,各有依靠。
东郡先后归属袁绍麾下曹操和臧洪。
山阳国归属袁绍系袁遗(袁绍从兄)。
陈留国归属张邈,邈与曹操友善、与袁绍不睦,后叛迎吕布。
泰山郡归属王匡。
济北国归属鲍信。
济阴郡归属吴资,吴资的靠山大约是徐州刺史陶谦。
刘岱既死。兖州无主。鲍信身为济北国相,邀请曹操入主。结合上文所述阵营关系(刘岱与曹操敌对),这属于引狼入室,逻辑不通。
而劝说鲍信迎接曹操入兖州者,恰恰是【陈宫】。
那个先从曹公、后随吕布的政治投机者,凭1双3寸不烂舌,搅动神州倒悬、天下大乱的野心家。
前文中,咱们讲过他与曹老板真实的故事。
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曰:“州今无主,明府寻往牧之。”
宫说别驾、治中曰:“曹东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