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的武艺不太高,下手没有分寸,高俅有三、四个月将息不起,有此之仇。应该是情况属实吧。此时,因为端王做了皇帝—宋徽宗,就把自己身边喜欢的那一帮人的做了官,升了职。
高俅因为高超的球艺获得徽宗的宠爱。
几年后(1117年)高俅升任“京营殿帅府”太尉,上任第一天就直接点了王进的卯,很明显是抱着复仇心理。其实这些下属有些是知道个中内情,当然不会让高太尉如愿。 “高太尉错了”。
高太尉的手伸的太长了。帅府里属员层次多,教头又是体制内最低位的编制,在体制内是讲“官场规则”是分级点卯,所以大家都来求情。高太尉想报复未能如愿。
这就是“不怕官、只怕管”
也就是高俅在体制里混得时间太短,升职太快的原因,那以后呢?没有什么以后了。
双方地位太悬殊了,平时连面都见不到一个。
但是这王进也犯错,以为高俅还会来第二次,所以选择做“弃职潜逃”
秋老师:在大宋朝,战场上讲求是各军兵种和各种军械的配合阵法作战。对各人的武力值和各种技能并没有太大要求。王升和王进父子是武呆子。
为什么呢?这是可以从个人平时习惯话语中品出来。
王进一看到史进练武,王进失口到:
“这棒使得好看,但不中用,赢不了真好汉。”
明老师:武呆与常人并无太多差异,只是内心的执念比正常人要更强、而且很倔,每当众人讨论到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就会过度地追求所谓“完美境界”容不得他人对此领域有不同的声音。
想当年,高俅是很聪明、也很努力的小伙,在宣武军小兵圈子有名气、最擅长的是踢球,而且吹弹、歌舞、诗书、词赋均能,可能疏于训练,刺枪使棒不好。
王升是都军教头见高俅如此不上心,肯定是要管,王升是好心恨铁不成钢,而高俅有点飘,双方都倔犟。
王升就想教训一下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学生,只用一棒就打翻,这就是王升下手是分寸上差一点的。说是三、四个月将息不起,
但是更多的原因还是:
高俅面子上挂不住,干脆说严重点,就成了一个借口,再也不来学,有更多时间去练球。
许多读者和专家说,王升把高俅打坏了,不能生育。只好认一个堂弟做干儿子—高衙内,这都是“水浒世界”演义。
秋老师:在历史上“六贼”是没有高俅的。
高俅是有三个儿子都在南宋朝廷任职。
那为什么说王进“坑”了史进,那就是王进也是武呆,追求的也是“完美境界”
离开时,王进肯定会强调徒弟继续练得完美,保持童子身打熬身体,别急着娶媳妇。
明老师:但史进和他们不同。
史进直接面对的是这个社会形形色色的人。更容易接受外来各种人群对他的影响。
王进和史进对比:就好比一个十八、九的在读大学生和直接混入社会是一样吗?
再比朱仝和史进,这一个有妻子、整天在捕快环境下和只在家中蒙头练武的无业青年的差异。
第二个“坑”徒弟是王进反复提到他是去投奔“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
但他自己是通缉身份还能用吗?
如果有王进一直在史进身边,我们可以相信,结局都会比今后好很多。
秋老师:第三:朱武设局诱导是史进焚家的一把火。
人们常说“名字可以取错,但是“绰号”是绝对错不了的”:
神机军师朱武没有多少武力,却有谋略。
白花蛇杨春武力值也很低,但却可以和朱武一唱一和,
跳涧虎陈达武艺在三人中最高,却是朱武和杨春使唤的对象, 朱武带领陈达和杨春来少华山落草,事先早已打听清楚才来的,尤其对于史进的为人、秉性有所了解: 这个年龄段的小小伙子正好忽悠上山,增加山上武力值自保就必须争取史进加盟。
虽然有风险,但风险越大,
一旦成功收获更大!
第一步,刺激跳涧虎陈达去和史进争斗。
陈达肯定打不过史进,就有两种情况发生:
若陈达被杀,那朱武和杨春只能离开少华山甚至散伙,这就是风险,
若陈达被抓,则进入第二步,也就是这个苦肉计的实际操作阶段,以义气和桃园结义明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生死相契,富贵与共。去忽悠史进的幼小的心灵中那点善念和做英雄好汉的向往,饶他三人的性命,同时也就有了和史进接触的机会。
第三步,一旦双方有了这样恩遇接触,落到有心人的眼中,贪婪的意思下向官府告发获取赏钱。史进与官府必定发生冲突,则朱武就可以见机行事。
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