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窥破“天机”,并留下文字
记录的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有机会窥破“天机”的人肯定不止一个,但留
下文字的人,应该只有老子一人(转述暂不算),因此,老子与他的《道德经》,
对于今天处于高度发达文明但同时又面临系统性危机的人类而言,具有无比重要
的指导与警示作用。
那么,什么是“天机”呢?也就是所谓的人类哲学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
哪里来?我要去哪里?
如果,数千年前的老子已经洞悉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为什么时至今日的所
有哲学流派、哲学家仍然不可回避这三问?答案不是已经有了吗,就在老子和他
的著作里嘛。我的回答是:不仅老子,还有孔子,也都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的终
极真相(孔子曾数次问礼于老子),包括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甚至较为直接、
真实地描述了这个真相。但遗憾的是,这三家留下的诸多经典,或出于作者的悲
悯之心,或出于文本的翻译、传承等技术原因,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诸家经典里,
关于宇宙与世界的真相,已被深深地隐秘在词汇的各种衍生、引申义的下面,如
同一颗珍珠,被厚厚的时间尘土所掩盖。
事实上,向世人揭示宇宙与世界的真相,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这也是为什
么老子欲言又止,孔子避而不谈,但他们却同时选择了规劝统治阶层爱民、悯农,
希望社会能够回到他们心中的理想时代(氏族时代与分封制国家)的缘故。因为,
这个真相是残酷无情的,它足以摧毁世人心中哪怕最些微的一点点希望。我们现
在都知道,社会人一旦没有敬畏,就会失去内心与行为的,无论是从宇宙的空间角度,还是远古的时间角度,又或者复杂的物种
角度,生存权(活下来)与生育权(传下去),从来,都是所有生灵的最原始、
最根本权力,何况乎人哉!但是,它们毫不犹豫、名正言顺地做了,那些活生生
的同类,那些尚未出生的生命,该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事实上,用野兽形
容它们,分明是对野兽们的一种极大侮辱,因为,据我所知,大多数野兽是不会
吞噬同类的。
综上所述,失去敬畏的世界,是可怕的,是必将毁灭的。
于是,佛教就成为了对抗这个邪恶世界的最大能量。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
他不断被统治阶层所利用,但无论如何,他都阻止了世界向着毁灭的深渊进一步
滑落,至少,是延缓了这种滑落的速度。老子与孔子尝试以规劝的方式,守住人
性的底线,但看起来并不乐观,而佛祖则是重塑了世人的敬畏之心,并继续拓宽
防线,将它上升到了信仰的高度。阿弥陀佛,世界因此得存于今。
我是这么理解儒、释、道的:简单来说,儒释道三家(不应该将它们简单分
类为宗教或是学说)从本源上来看,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对于宇宙
或世界真相的表述,这是它们的共同点,而它们的区别则在于面对这个真相时的
态度之不同——
道家,以老子为代表,隐晦地表达及描述了世界的真相,但他并不做直接揭
示,同时,老子又是富于同情心的,所以他的假设读者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也
就是说,《道德经》其实是君王之书(黄老之学),老子在书中对君王循循善诱、
尊尊教诲:治大国若烹小鲜、无为而治云云,总之,统治者越少动作越好。老子
的最高理想是将社会组织结构重新回复到原始氏族时代:统治者无为而治,每个
氏族成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因此,老子学说被世人认为是遁世的、消极的,
甚至,这造成了后人不断对其进行刻意曲解,为圣人讳嘛。
儒家,以孔子为代表,则完全回避对于世界真相的表达,甚至连一丝隐晦的
表达都没有。同样,孔子是富于爱心的,在经历了十三年的周游列国之后,孔子
显然是对统治者普遍失望的,于是,他所设定的读者是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儒家
之学自然也就成为了影响后世的君子(致仕)之学,孔子希望士大夫们能够加强
自身修养,善待百姓、爱惜民生,其最后的受益者当然还是百姓。孔子的最高理
想是将社会的组织结构重新回到分封制下的国家初期:制礼做乐,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因此,孔子之学被后世认为是积极的、入世的,但或许只有孔子自己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