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骑军又急需战马,光靠胡人自己送过来,得挑到什么时候?” “故小弟想着,领一些人出塞,一边寻战马,一边去北地郡故地看看,也好为将来做打算。” 将来肯定是要打长安的,安定郡与北地郡一东一西,是关中北边的屏障。 如今安定在手,倒是不用过多担心。 但北地郡情况却是复杂得多。 准确地说,原北地郡分成了南北两部分。 魏国只掌握了南边的小部分在手里,而北边的大部分,成了羌胡杂居之地。 而北边那里,恰恰就是后世的河套地区,黄河画了一个“几”的地方。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说的就是那里。 河套若是在汉人之手,则关中安宁;河套若在胡人之手,则关中动荡。 因为从那里可以长驱直下威胁长安。 甚至河套地区的东面,隔着黄河,就是西河郡,那里,是并州所在。 也正是因为北地郡故地太过重要,所以冯永很是惊异地看向赵广: “你是怎么想着要出塞看看的?” “小弟就是想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 “什么? 赵广不明所以。 “我让你跟我说实话!” 冯永冷笑。 要说赵广这些年来,有没有进步? 那肯定是有的。 但远还没有达到能有未雨绸缪的这种全局观。 就是冯永自己,也是靠着知道后世的各朝历史,以及信息大爆炸时代,不断听到各类历史评论提起的“河套地区”,才能深刻地明白此地的重要性。 所以说,自家的关大将军,在安定之战前,与张小四悄悄地议论过如何利用北地郡故在的羌胡,实是一个长远的战略眼光。 至于赵广…… “凉州大战在即,按你的性子,宁愿挨赵老将军的毒打,也会想着去凉州看看,怎么可能没事跑去北地郡故地?” 冯君侯对自己这个小弟最是了解不过,“你若是过来求着我放你去跟去凉州,我倒还不会这么惊讶。” 赵广讪讪一笑,“还真是什么也瞒不过兄长。” 他挠了挠头,“小弟也曾央了阿母,让她问着能不能让我去凉州看看。大人就派人传了话过来,说要打断我的腿。” “所以小弟也就死了这条心。恰好小弟前些日子得了个消息,说是北地郡故地有一个胡人部族,其渠帅是叫……叫什么胡薄姿?” “反正小弟也记不清他的全名,他在北地郡故地算是一个大部族,如今想要叛魏归汉,所以小弟想要去看看。” 没想到冯永一听到这个名字,连忙就坐直了身子:“可是叫胡薄居姿职?” 赵广没想到自家兄长居然知道这个胡人渠帅:“对对对,就是这个名字,兄长如何知道是他?” “此人乃是魏贼所封的保塞匈奴大人,你说我如何得知?” 冯永没好气地回答。 作为护羌校尉,再加上雍凉胡夷问题的严重性,冯永自然是要留意雍凉的胡夷分布情况。 胡薄居姿职本是归顺魏国的一支匈奴,被封为安定保塞匈奴大人。 能受到魏国专门的封爵,就足以说明这不是一支小部族。 虽然名义上是封在安定,但实际上,这支部族却是常年在安定郡与北地郡故地之间游牧,到了冬日,才会进入安定避冬。 冯永攻取安定时,时值秋日,胡人正抓紧时间在塞外让牛羊长膘。 后来鲜于辅从长安北上,就曾号令胡薄居姿职从北地郡故地,也就是安定郡的东面策应。 毕竟魏国又不是傻子,虽说河套不在手里,但经营一番,暂时不让胡人南下,还是做得到的。 更别说雍州刺史郭淮,善抚胡人,乃是被关中胡人视作神明一般的人物。 所以魏国在北地郡北边故地养了几条狗看门,那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而冯永能清楚地知道这些,自然是因为胡遵。 毕竟胡家常年与北边的胡人打交道。 如今汉中与陇右已成夹击之势,随时可攻伐汉中。 若是能收服北地郡的羌胡,那就是三面合围,说不得能逼得曹睿主动退出关中。 而欲破长安北边的门户,搞掉魏人所养的看门狗那是必须流程。 手段不拘于收买,收服,亦或者是直接肢解,贩卖劳力等等。 否则以后就算是打下了长安,北边的胡人被魏贼时不时地教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