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瓷为纸,这简单吗?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阑 刻瓷,因其创作失误不可逆转,被视为我国传统手工艺里的一项绝技。 在已上好釉的瓷器上进行再刻画,在瓷盘光亮的映衬下,刻刀凿下的细碎刻点,拼绘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或是高山流水,或是国色天香,或是百鸟朝凤。 一毫米的厚度里,就有大千世界。 这样的技术,其实并不是在明清时期凭空产生了。 任何技艺,都有其出处,或者说是最初的起源。 最早的刻瓷,可追朔至秦汉时期,当时出现剥凿瓷釉的方法,称为“剥玉”。阑 魏晋时期,文风浓郁而兴盛,帝王官宦、文人墨客在玩赏瓷器之余,会将绘画诗词刻留其上,以便永久保存。 宋代定窑瓷器的装饰,就是在瓷坯上刻出花纹后,施釉烧制的典型代表。 当然,真正在瓷釉上凋刻的刻瓷是从清初开始的。 当时刻瓷艺术已十分兴盛,尤以着名篆刻家、书法家邓石如和着名刻瓷艺术家华法为代表的刻瓷作品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乾隆后期,宫廷内设置“故宫造办处”,刻瓷才真正发展成为了一门新的瓷器装饰艺术。 也是从此,匠人们硬生生将人为的手工艺品,打造成为了仿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新华夏成立后,刻瓷艺术发展到了新阶段。阑 这时的刻瓷艺人带徒传艺,专业人员对刻瓷进行研究创新,改进刻瓷工具,使刻瓷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打造独具特色的刻瓷礼品,从而将刻瓷艺术推广开来,这是工匠精神,也是艺术家们的使命所在。 胸中锦绣手中瓷,千凋万刻终成意。 这种作品在制作过程当中,稍一不留神,就会将脆弱的薄壁穿破。 所以,每一件成品的诞生,都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