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稀有。 这样的宫廷瓷器,可不是谁有钱,就能买到手的。 没办法买,他就只能自己做一件,这已经变成了他的一份日常工作。 制作百鹿图,基础的东西都好说,比如胎质、釉色等等,陈文哲都很有把握。 对于他来说,最难的是百鹿图。 乾隆喜欢百鹿题材,却不仅止于吉祥之意,也不是一种单纯的审美趣味,背后恐怕有更深入的考虑…… 据史料记载,“百鹿”和“木兰秋狝”图联系甚密。 木兰为满语,意为“哨鹿”,秋狝指秋天打猎。 自康熙二十二年起,几乎每年秋天都举办“木兰秋狝”大典。 他认为木兰秋狝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加强对塞外民族的控制。 因此乾隆皇帝于十余岁始,便随祖父狩猎。 骑马射箭是其宫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故而乾隆皇帝对木兰秋狝之“祖制”甚为重视,还命宫廷画师把实况记录下来。 若是令造办处将此画卷,再传景镇工匠照着画,就没什么可怀疑的。 或许同时也结合以往的粉本“百鹿百鹤图”,以及器形“明万历青花五彩百鹿尊”,将这场清皇朝重要的活动,重现于百鹿尊,也是符合历史道理的。 所以,百鹿尊所展开的画面,正是帝王铭德之器。 这样的事情,其实在制瓷之中很常见,但是这对于陈文哲复制百鹿尊来说,就增加了更多困难。 名画复刻在瓷器之上,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说个最简单的,你总不能画的比书画作品差吧? 最起码要表现出书画作品的意境、精髓吧?这些都足够困难。 更何况,这件百鹿尊上的百鹿图,可不是简单的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