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清濛山的衙役,徒惹麻烦。
存悠想,明日再来看父亲,得多带着东西,父亲被关在此处,无人问津,夜间山风冷,想到这儿,存悠去捡了些干草,给父亲挡寒。
郭后虞心情正低落呢,被驱逐出京城,遇到存悠爬树摘果子,忙前忙后弄水,现在又拔草,这般手忙脚乱的替父亲准备东西,也算看个乐呵。
转眼见这女子去山沟里拔干草,沾在头发稍一缕干草,挂在她后脑勺,实在好笑,郭后虞忽的笑出声来,心情舒畅了几分。
跟着他的小厮郭六,心道,这可谓,穷山僻壤出奇人,那个看不清脸的女子,竟能让大公子在心情如此低迷的时候,笑出来,着实不易。为此,郭六多看了那女子一眼。模样看不清楚,身段倒是清瘦。
存悠弄了些干草,存悠隔着门缝塞进去,在父亲催促下,下了山。
方叔找来消肿的药,替方氏敷上,便上山去寻存悠,方才见衙役三三两两的到了山脚,方叔唯恐存悠撞见衙役被盘问。
山涧平日上山都走那条路,方叔一路攀爬,迎着存悠走。直到迎面看见存悠,才放心了些,赶紧带着存悠,抄另一条路僻静的小路下山。
下山的路,格外快,不过一个时辰,便到了山下。
上了雇来的马车,见方氏的脚虽然敷了药但还是肿了老高,存悠眼泪哇哇的。
存悠说,见着了爹爹,将作大匠贪功,不听劝阻,炸平了一处,选做大殿地基,不成想,炸平的地方,基石有了缝隙,导致坍塌。
方叔听了存悠的话,沉默不语,怪不得,他登门求见,将作大匠避而不见。
存悠下山后,郭后虞觉得呆着没意思,看着手中抢来的果子,往袖口擦了擦,酸甜的,还挺好吃,郭后虞吃完手中这个果子,方才罢休。
存悠摘下的果子中,他抢了两个。
吃完一个还剩一个,郭后虞拿在手中,许是抢来的果子甜,剩下的那个果子,竟有些舍不得给郭六吃。
郭后虞发觉自己舍不得一个果子,十分幼稚,忽而觉得,这穷山僻壤,比他想象的,有趣多呢!
远远听闻有脚步声,郭后虞朝郭六使了眼色,几个人动身下山。
在这里,他不想正面遇到官府的人,省的麻烦。
郭后虞一行人下山,到山脚下,竟又碰到了那个有些可笑的小姑娘,这下,郭后虞打量存悠的目光,不仅仅是戏虞,还带几分吃惊和欣赏。
这小姑娘的脚力不错啊。存悠下山后,没多久,郭后虞等人也下山了。但是,远远看见这女子,看着马车,哭了会儿,才进去。显然先他一步到了山脚下,这速度,比得过他们这些练家子。
郭后虞本就对存悠起了一丝兴趣,如今看见存悠这个清瘦的小女子,飞速下山,更是诧异,即便小姑娘时常上山,也该被他们落下才是,怎么走到他们前头?
郭后虞并不知道,方叔带着存悠,为了躲避衙役,抄了另一条路。
郭后虞支着耳朵,三言两语,听了大概,原来,这小姑娘抄了另一条路,从山上滑下来的,怎么滑的,小姑娘没说,一旁那个被小姑娘称为方叔的,一脸稀松平常,想来滑下山的事,这小姑娘常干,倒是有趣。
直到这两人上了马车,郭后虞又听了一耳朵,哦,她在替她爹爹抱不平,将作大匠明显将罪名推给他父亲等人,不管推给谁做替死鬼,与他无关,这世上,不公平的事情太多了,譬如他,郭后虞索性收了耳朵,不再关注这小姑娘。
郭后虞刚来此处,听闻清濛山替李皇后娘娘祈福,原以为来这里能听到些京城的消息,郭后虞才绕路来清濛山这边,顺道多磨蹭几日。
修建的祈福大殿出了事,若不是亲眼目睹,郭后虞还真的相信,是选址匠人的过错。
想到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看见她隔着窗棱递果子时,那满满亲昵担忧的样子,还有被关在里头的男子,怒斥小姑娘,让她赶紧下山时,三分怒意中存着五分担忧。
郭后虞有些羡慕,父慈子孝,这场景,真美!曾几何时,他也被这样疼爱着,可是父亲死后,舔犊情深的曾经,都成了幻影。虽然不认识这对父女,可亲眼看见这幅拳拳之情的画面,一直浮现在郭后虞眼前。
越是对比,越是心寒。
被逐出京时,郭后虞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世态薄凉,祖父本就对他颇为不满,这下彻底失望,祖父在他离府之际都没见他。郭后虞心里三分失望,转为五分寒凉。
或许因自己少有的羡慕,他对那个小姑娘,又看了一眼。
郭六注意到,大公子对这小姑娘,有些不一样,也许,被贬来鱼鳞营的日子,主子身边能有个女子相伴,或许心里能好受些。
本着为大公子分忧的想法,郭六特意派人打听存悠。
从那日存悠雇的马车车夫那,打听到存悠是吴安镇人。
打听到人,郭六一时半刻,还未想出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