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途再远,终有尽时,更何况于明漪而言,这是归家之途,自然不觉疲累遥远。
“看,那就是我师门了!”翻过山头,明漪遥指山下道。
容齐打眼一看,顿时精神一振,唇边亦不自觉地漾出笑纹。
只见山下之地乃是一处四面环山的山谷,有条河流玉带般穿谷而过,谷中草木欣荣、风景如画,从高处俯瞰似是人间仙境一般。
“我们走吧,明姑娘怕是已归心似箭了。”容齐玩笑般看向旁边。
明漪点点头笑得欢畅:“正是如此。”
两人携手自低矮的树木中穿过,向着山谷出发,好不容易爬上山的小荀子,还没来得及擦擦汗、缓口气,就见他们又甩开他好一截了,只得苦着脸赶紧跟上去。
作为一朵莲花的云裳,可谓是最轻松的了,还能绕着他们来回飞上好几圈。
当日傍晚,他们总算抵达了山谷,从山顶看时不觉得大,等到了谷中才发现,这山谷占地还挺广。
容齐被明漪拉着径直入谷,他只匆匆看到入口处矗立的一块大青石上,写着铁画银钩的三个字,是曰“明月谷”。
一路入谷随处可见争奇斗艳的花卉,且错落有致分布,相互搭配着并不杂乱无章,显然是有人精心侍弄的。
“这些花只做欣赏,故而仅谷口有,谷中其他地方都种植着药材,师傅说,医者哪能没有药材,与其到处搜寻采药,还不如开辟些药田自给自足,是以这些年来谷中的药田也颇有些规模了。”明漪边走边解释道。
“是极是极,尊师所虑周祥。”容齐连连称是。
果不其然,没走多远就看到了整齐分布的药田,分门别类种植着各种药材,因这段日子跟着明漪采药治病,容齐也懂了不少医药知识,倒认出了数种。
“那边就是师傅居所,我先带你去拜见他。”明漪指着药田尽头的一处宅院道。
容齐抬头看去,就见那里错落有致分布着不少木质房屋,隐约似有宅院规模。
两人顺着药田间开辟出的路,很快就到了那里,离得近了,容齐才发现这里并非是座宅院,而是类似聚居村落般,分布着一座座或大或小的木屋,相隔皆有一段距离,有的门前屋后围着花圃或菜园,有的则种着些花草,好一派田园风光。
“姑娘回来了?”有人发现了他们,看到明漪时顿时眸光一亮迎上来。
“王嫂,准备做饭呐?”明漪笑着点头,拉家常似的问候道。
“哪呀,晚饭已经吃过了,我这正收拾呢!”王嫂年纪不大,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看到旁边陌生的容齐,也不怕生,而是很有礼地打量一下,和善地笑问,“这位公子是姑娘的客人?还没吃吧,若不嫌弃,不妨去我家稍用上一些?”
“王嫂,不了,我得先带他去拜见师父,想来小非他们还有饭菜呢!”
王嫂闻言立刻明白,这公子八成是个求医之人,也不敢多耽搁,便道:“那姑娘便快去吧,若是小非那儿没有饭菜了,就让他来我家说一声,我立马给做了送过去。”
“那就谢谢王嫂了!”明漪应了,并未推辞。
容齐冲着王嫂敛眸颔首一笑,跟着明漪向这处村落中走去。
“王嫂是早年师傅救回来的,后来和同样被救回来的王大哥结缘,便在此成亲生子了。”明漪简单解释了一下。
容齐点点头表示了解,早前他听明漪说过,这谷中之人多是她师傅早年自战乱中所救的孩童,如今在此安稳度日,于这些孩童而言实是幸事。
小荀子紧跟容齐身后,而一直跟在他们身边的云裳,自进了这明月谷,便深感异样,及至到了村落,更是发现了奇特之处。
“小明漪,你师父叫什么啊?”云裳忽然飘到明漪面前,上下浮动着带起一瞬青华。
“嗯?师傅名讳‘明修’。”明漪抬头回答,有些纳闷地和容齐对视一眼,两人均感到些许奇怪,这小青莲难得对未见过的人好奇。
“明修?明者,从日从月,照临四方曰‘明’;修者,从彡攸聲,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倒是个好名字。”云裳如此道。
容齐越发觉得奇怪,明漪则是一怔,她从未想过师傅名讳的含义,不过,这小青莲竟能解读至此,显然也是博学之辈,并非她以为的单纯无知。
说话间他们已到了此处村落中心最大的木屋前,粗略一数竟有十几间屋子,被其他木屋呈拱卫状包围在中间。
“明漪姐,你回来了?”两个半大少年本在翻动屋前晾晒的药材,看到他们顿时面露喜色迎来。
“嗯,师傅在屋里吗?”明漪依次摸了摸他们的头问道。
容齐含笑在旁,打量了一下这两位半大少年,看起来年岁相差不多,皆在十二三的模样。
“在呢,不过师傅闭关了,才两日工夫,怕是要好些天才能出关。”
“原来如此,那只能等师傅出关再说了